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,一门课程的诞生
南明教育与担当者行动,是属于一见钟情,迅速陷入热恋的两个团队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出任了橡果书院的校长,算是半个身子进入了担当者,成了担当者与南明教育之间的桥梁。
橡果书院是个什么概念呢?将是一个大型的培养专业儿童读写师资的教师发展平台,由原来的橡果学院进化而来,主要服务于乡村教师(当然也不拒绝城市教师)。当然,南明教育介入后,可以想象的是,一定会带入哲学、心理学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背景,有更为专业的方式,来研究和推广以“晨诵-午读-暮省”为特色的儿童读写课程。
没错,这将是一家专业的培养儿童读写师资的在线学院,服务于乡村公益,而且,是免费的。
书院的设计是这样的:课程分为三阶。初阶课程,由三十个关于读写主题的音频构成,每个音频,约15分钟左右,预计学习周期为三个月;中阶课程,则是关于儿童读写的理论与实践,细分为若干门学科,有理论分析,有案例研讨,有实战演练,预计学习周期为1-2年;高阶课程,则是关于读写课程的研究性学习,主要采用师徒制,不设年限,由师父进行鉴定,培养读写方面的培训师(包括家庭指导师)。
即将发布的,是橡果学院的初阶课程,即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。
一
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是怎么来的?
受担当者邀请,我专门去了厦门,描绘了橡果书院的发展图景。因为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的橡果学院,原本就录制了106节音频课,是以介绍书籍为主的。我建议调整一下思路,就有了新的100讲的设计,如图。
后来因为100讲对初学者太多,建议发先布15讲。经过一番周折,终于放弃了100讲,改为30讲。这30讲,涵盖了儿童读写方面的几乎全部重要主题,更为精粹。
100讲或30讲的写作,也经历了一番波折。最早的方案,我是组织者和审订者,将邀请在儿童读写方面有水平的老师来分头撰写。但是很快发现这样做的弊端,一是水平参差不齐,审订难度大,二是哪怕老师很有经验,要在理论层面很好地概括,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。这时候,离发布有两个多月的时间,一时豪情:我来写!
真写的时候,哪有时间?!开始从各种夹缝中挤时间,而且,往往必须有大块的时间,以确保思路不中断。有些部分,是早上到办公室早,赶紧写,争取在8点之前写完。状态好的话,还会连续写第二篇。有些部分,是午睡醒来早(可能12点半以前就醒来了),然后赶在下午上班前完成,还不影响下午的工作。还有若干篇,是在高铁上完成的。高铁的到站时间是固定的,一般两三个小时,可以完成一篇。而且,封闭的环境,更有利于写作。万一太嘈杂,就自己升舱到一等座,花钱买安静。
这样写出来的,是粗制滥造的吗?
当然不是。这是我迄今为止,自己最满意的作品。
为什么呢?因为我在写的时候,满怀激情。激情的根本原因,是对儿童读写本身的熟悉与热爱。阅读和写作,相对来讲是我的特长与爱好。而干国祥老师首创的儿童课程,又是将儿童读写从课程角度带到顶峰的一个课程。十八年浸润其中,为许多诗歌感动过,为许多童书流泪过,再加上自身日渐成熟的理论素养,对每一个主题,都非常熟悉。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讲,这是在用一辈子做准备啊。所以,具体到任何一个主题,一旦开始思考和写作,就力求把一个话题,讲得明明白白,尽可能地耗尽这个话题。同时因为音频的需要,每篇文章,还要保持在3000-4000字之间,这就需要一定的取舍、布局和详略处理。无形中,每一篇也就成了所谓的“干货”。
二
因为要做音频,必须写得通俗易懂。因为是学术写作,又必须从底层逻辑出发把一个主题讲清楚,不能不痛不痒。这二者的冲突调和,始终是难题。最终,尽可能地避免用术语,用通俗流畅的方式写作,能举例子的,就少用概念,尽量地深入浅出。
尽管如此,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大白话,需要听众或读者调动理解力。但这一点我是可以接受的。因为在我看来,完全不用听众调动注意力和思考力,是有问题的。我希望所做的音频能够经得起反复听,每一次听,都可能有一些新的启发或感受。所以,仍然首先注重了论述本身的完整性。
接下来的录制,又是一个问题。
担当者的伙伴们,找了不少人试录,甚至我自己也试录过。最终的录制者,由专业的播音员(像新月)、经常给小朋友讲故事的资深儿童作家或故事大王(像王钢和大熊哥哥)、也有声音特别好的优秀老师(像赵尚平老师)、还有南明教育声音与理解俱佳的名师(像原卫华和吴传莹),总之,是一支超级强大的队伍。
除了反复录制外,还进行过详细的讨论:播音者到底是什么角色?是转述者?叙述者?还是兼而有之?是忠实于原文,还是有所发挥?播音者需要藏匿自己的个性吗?
在这种磨合中,橡果学院初阶课程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渐渐拥有了生命,具有了自身的特色:它涵盖了儿童读写方面的一般主题,完全可以成为一线老师在儿童读写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;它将理论深度与实用技术融合在一起,推崇有思想的技术,又很适合反复听,将来的纸质版也适合共读;它不追求老师一次彻底听懂,保持了我的文章和讲座的一贯风格;它又带有指南的特征,关于儿童读写方面的大部分问题,都能找到清晰的说明。
担当者行动橡果书院的项目团队也一直没有闲着,非常努力地做着平台研发、美工设计、后期制作,甚至为三十讲专门开发了测评题目,以测试老师有没有真正地听完并且有初步的理解。
三
到了最后,大家不想延后发布时间,就进入到了紧张的录制和后期处理阶段。
我一再承诺,一定会按时完稿。说归说,但心里没底,但态度很坚定,有点像《犟龟》里的承诺:我一定会抵达的!
最后几篇并不好写。例如,要写《要想做好儿童读写,教师应该读哪些书》,就非常地耗费时间。在这个领域,我翻过的书是非常多的,几乎市面上相关的稍有影响的书,都会买来翻翻,但大多数并不阅读。我知道哪些书是关键,所以,我只推荐了七本(套)书。这不多,是吧?但是这些书研读下来,却足以构成一个非常专业的基础。而七本书我都要写推荐语,这样的话,首先,手头得有,其次,得再翻翻,确定论述是准确的。时间就在这个过程中流逝了。
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还没开始写,就已经被长江文艺出版社预订了。所以,写完的当天,自己在办公室大笑三声,交稿,开心之极。因为我想,如果没有橡果书院的这个项目,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把这些写下来。纸版和音频版稍有差异,字数多了3万,在表述上,也会更为书面化一些。
这时候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: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你只要挤,它总是有的。”信然。在这一年中,出版了《高手教师》,交稿了《高手父母》,《教师阅读漫谈》接近完成,还积累了大量小学语文方面的成果。这些,都是间隙里挤出来的。
9月30日,橡果书院正式开放报名。这是一粒儿童读写的种子,在接下来的岁月中,会开出怎样的花朵?创造出怎样的奇迹?目前尚不知道。不过,担当者行动的努力,南明教育的品牌,一定会孕育出更好的果实。
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附:《儿童阅读三十讲》后记
这是一本计划之外的作品。
南明教育的前身,是成立于2006年的新教育研究中心,早期最核心的成员,是干国祥老师、马玲老师和我。干老师是团队的发动机,负责整个课程的设计,马玲老师负责儿童课程,我则负责教师专业发展。但是,工作的交叉是必然的。尤其是后来我有七年时间都在担任校长,必须设计学校的课程,以及推动教研和课程开发,对阅读课程的架构和实施,非常的熟悉。
我曾经把儿童阅读划分为三个时期。第一个时期,儿童阅读被当成是课外书,学校里是不提倡的,热爱阅读的儿童,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偷偷看书,一不小心,会被没收甚至撕毁。第二个时期,是阅读的活动化时期。全社会开始重视阅读,阅读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校园,甚至进入了课堂。但是,阅读与教材学习之间的冲突,至今并没有有效地解决。许多学校虽然言必称阅读课程,但阅读在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地完成课程化,仍然处于活动化的阶段。因为阅读课程化的前提,是在更高的层面,例如语言学习的层面、生命主题思考的层面,整合教材学习与儿童阅读之间的逻辑关系,并将它们有机地编织起来,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,以不同的方式服务于儿童发展。这项工作,才是真正地将阅读课程化的努力,这也是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孜孜以求的目标,并且,我们认为目前取得的成果,无论是理论解释还是实践效果,都是硕果累累的。一线在解决儿童读写方面的许多问题,在这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但是,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。
非常巧的是,南明教育与担当者行动结缘,我本人也出任担当者行动的总顾问,以及担当者行动橡果学院(阅读学院)的院长。担当者行动长期服务于乡村儿童阅读,规模大且成效显著,这种合作,将对双方都产生深远的影响。我们也有意推动乡村儿童阅读从早期的“读起来”,进入到课程化时期,以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效益,造福乡村。
经过讨论,大家认为橡果学院的课程,要分成初阶、中阶和高阶,初阶课程带有普及性质的,在儿童读写方面能让老师们有常识性的了解。于是,就有了《儿童读写课程三十讲》,是通过制作30次时长为15分钟左右的音频,来向乡村普及儿童读写的专业常识。这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,让我能够完成这次学术成果的整理。并且,这次整理有这样几个特点:
1.非常全面地概括了儿童读写方面涉及到的主要问题。虽然是30讲的方式,但并不散乱,整体上拥有了个科学的结构。
2.尽量做到了深入浅出,避免了过多的学术术语和繁琐论证,但是,仔细阅读,又是以多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做基础的。一线教师能够多懂,反复读或共读,又能推动专业发展。
3.因为采用了30讲的方式,又可以当成工具书,任何主题遇到问题,都可以查阅或反复阅读相关章节。
可以说,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,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具,是这本书的突出特点。
虽然是一本小书,而且以个人之名,但是,却是团队近二十年艰苦研究和实践的结晶。儿童读写方面的主要洞见,均来自于全人之美课程创造者干国祥老师卓越的思考,不能不加以声明。在干老师的带领下,团队无数次的共读与教研,早已经融为一个整体。“伯牙鼓琴,钟子期善听”,我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这些思想的记录者和传播者,而不敢掠原创之名。但是,必然有所发挥,故凡书中可圈可点之处,不敢居功,各种瑕疵,责任却一定在我。
除团队外,应该感谢担当者行动,感谢老马,感谢杨美琴老师的协助与督促,感谢担当者的诸位伙伴,张春亮、覃树勇、黄民玲……原谅我不能一一列出你们的名字,但是,你们为乡村儿童阅读所作出的贡献,一直让我深受感动。也因为如此,因为共同的愿望,本书版税的40%,捐赠给担当者行动,算是为乡村阅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最后,感谢我的责任编辑,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施柳柳老师,没有你,这本书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出版。
相关链接:
重磅|专业儿童读写师资成长平台“橡果书院”线上发布会即将开启!
最后,再报告一个好消息。“老魏的咖啡馆”获得担当者行动关于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音频版授权,等完成相关手续就会上线,敬请期待。
感谢担当者行动!